1月2日,《南通日报》整版刊发《让公平正义经得起“逐帧”检视——这组镜头聚焦崇川法院2024年实干身影》一文,全文如下:
2024年,崇川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以实干促高效,以公正提公信”工作思路,深化落实市中院“八大工程”和本院“新百工作项目”,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这一年,该院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全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全省法院审判监督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
竞字起笔,光影见证。下面这组镜头,聚焦崇川法院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定格了崇法人敢为人先、实干担当的身影。
以案弘道 以竞促优
2024年12月28日,崇川法院举办“以案弘道”优秀案例评选活动,20个有关民生福祉、发展大局、社会热点的典型案例,在讲述人的生动演绎下,赢得了十一位评委的高度肯定,被树为全院干警执法办案的“标杆”。
案例是人民法院的重要“法治产品”,是审判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崇川法院高度重视优秀案例的挖掘和培育工作,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通过鲜活的案件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凝聚向上向善力量。2024年,该院办结的侨眷跨国离婚诉讼调解案入选全国典型,2个案例入选全省法院典型,女子遛狗被拽倒案、出国劳务诈骗案等在央视多个栏目播出。
“公正与效率”是法院工作永恒的主题。面对日益增多的案件数量,崇川法院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关怀保障机制,激发干警多办案、办好案的内驱力,开展多轮办案竞赛活动,涌现出一批办案标兵和优秀辅助人员,为全院工作提质增效夯实了根基。
“家门口式”诉讼服务
“谢谢法官了!辛苦你们赶到扬州来开庭。”2024年3月1日,民一庭庭长范斌上门审理一起申请宣告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并指定所在社区居委会为监护人的案件,当事人十分感动。
该案中被申请人崔某父母早年离异,由父亲抚养,因其患有精神疾病,父亲去世前留下了遗嘱,由姑妈担任其监护人。后崔某精神疾病愈发严重且有暴力倾向,而姑妈居住在扬州乡下,要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人,实在无力照顾崔某,也难以脱身前往南通开庭。社区一方面联系精神专科医院安排崔某进行治疗,一方面向法院提起宣告自然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并指定监护人申请。范斌认为,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原则,确认社区为监护人是对崔某及其家属的最大帮助和安慰。鉴于崔某姑妈确实分身乏术,范斌决定赶赴扬州开庭。小小的餐桌审判台,赢得了群众真挚的认可。
崇川法院以“如我在诉”意识,持续优化“家门口式”诉讼服务,在任港派出所、中南商圈等地建成家事、物业等特色“融和法庭”18个,案件审理261件,矛盾调处623件。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对确有需要的案件进行上门开庭巡回审判,把暖心的惠民举措送到群众身边,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满意度。
全流程优化营商环境
2024年12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通州区东社镇开心田园生态农场农场主孙春梅在翻阅崇川法院编印的《“崇商·濠满意 百企万里行”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防范》一书时,对该院全流程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表示赞赏。
当天,该院召开企业界代表委员专项联络活动,区政协副主席张东华、市工商联法律服务部部长陈星杰以及10名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走进法院。与会人员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涉企案件执行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交流会上,陆燕红院长介绍了该院秉持“案案都是营商环境”理念,在立审执各环节全流程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举措。完善线上线下诉讼服务机制,网上立案率、电子送达率分别达62.42%和84.99%,进一步便利企业诉讼;采取活查封、保全置换等柔性措施,尽最大可能保障涉诉企业的生产经营;对资金链暂时断裂,但仍有发展潜力、存在救治可能的企业或个人,通过和解分期履行、撤销消除影响等方式助力盘活资产,100家企业、1133名自然人重获信用“通行证”;首创金融纠纷“预查废”机制,发出“预查废”证明140份,大大缩短金融机构化解不良资产的周期。
多元化实质解纷
2024年9月5日,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调解员蒋瑜妹在一起因房屋漏水导致财产受损的纠纷现场进行调解。
该案中楼上住户因安装洗衣机操作不当造成漏水,导致楼下住户的地板家具等被浸泡,双方就损失赔偿金额争议较大,诉至法院。如果走第三方鉴定程序,光鉴定费用就要3万元左右,诉讼程序还需数月时间。蒋瑜妹果断启动崇川法院与市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建立的价格争议调处机制,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后,中心委派两位专业评估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勘查,对所有的泡水部分逐一与双方进行确认,同时给出了整改的意见和方案。在此基础上,蒋瑜妹为当事人梳理调解思路,很快,双方就损失金额达成共识,赔偿金当场付清,纠纷得到实质化解。
价格争议调处机制贯穿运用于法院调解、审理、执行拍卖等各环节,为当事人省下一大笔费用,提高了当事人主动履行的能力和意愿。
崇川法院对接社会各方力量,整合多元调解资源,合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目前已成功建立银保监、物业、商会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机制,吸纳代表委员、民主党派、律师等多种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在处理涉教育培训、股权改制等群体性纠纷中,充分运用“示范裁判+诉前调解”方式,实现纠纷实质性化解。
此外,该院还建立“我心飞扬”心理咨询室,在审执工作中引入心理干预调适机制,让当事人既解“法结”又解“心结”,让矛盾纠纷在法院画上句号。
智慧法院建设持续领跑
2024年11月24日,全省首个数字法学工作站落户崇川法院。
近年来,崇川法院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深入推进现代科技与法院工作的双向融合,坚持需求导向,拓展智能服务,逐步构建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崇川模式”。以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体系为基础,该院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打造科技审判新模式,严格落实最高院关于“一张网”建设的安排部署,不断优化诉讼流程,切实提升法院信息化、智能化应用水平,得到各方认可,相关理论成果、创新举措和应用案例获评多项荣誉。
新的一年,崇川法院将继续以“领跑者”的姿态,牢牢把握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进一步加大无纸化办案模式的推广力度,并深化其在各个审判领域的实践;在诉讼服务的便捷普惠、批量事务的自动操作、核心事务的智能辅助、数据治理的安全精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创新;积极探索复杂案件的无纸化办案模式,打破传统壁垒,通过科技赋能,以数字正义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
代表委员“逐帧”监督
2024年8月29日,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等五名人大代表受邀旁听并评议一起交通事故纠纷案件。承办法官顾彬通过对监控视频“逐帧”还原讲解,汲取民意、厘定责任,最终作出一审判决。近日,南通中院二审维持了原判。
李楠楠表示,崇川法院推行“争议案件引入代表评议机制”,一方面让司法接受人民监督落到实处,“旁听+评议”的沉浸式体验让代表们更有参与感、获得感;另一方面也让法官在认定各方当事人过错时考虑更加周全,在审理案件时做到“情理法交融”,让公平正义经得起“逐帧”检视。
崇川法院牢固树立“监督就是关心,监督就是支持”的理念,全面落实“精、细、常、实、新”工作要求,通过全面覆盖、用心用情、不断创新的方式,打造联络工作新格局。高质量召开建议提案交办会和答复会,以求极致的标准办好人大代表建议3件、政协提案1件,满意率达100%。持续升级代表委员“连心e站”,揭牌成立“与法同行”政协委员调解工作室,代表委员全年参与调解案件113件。开展律师界和企业界代表委员专项联络活动,青年干警挂钩辖区16个街道开展联络活动30余次,邀请代表委员旁听庭审、观摩执行、列席新闻发布会等213人次。